來到台北滿兩個月。聽完讚美之泉敬拜音樂會後,我跟W說:「雖然前一陣子一定不會這麼想,但你會不會覺得,這一切祂都安排的剛剛好?」 倒轉到六月底前將結束國小短代,阿公的後事也終於告了一段落,我開始尋找台北的兼職工作或暑期實習。這一次,神沒有像之前一樣設下攔阻,讓我超乎預期的快速來到了台北。 原本以為要開啟很棒的台北生活體驗,卻因為實習公司的目標與自己的工作價值觀差異,每天都在自我懷疑中掙扎。加上親密關係的劇烈摩合,才沒過幾天就像是消了氣的皮球,感到筋疲力竭。 其實,我是很不想服輸,也非常害怕被評價的。 然而在提出離職前,HR的一番話卻給了我新的眼光——
「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形狀,而職缺也有它的形狀。即使是很棒的位置,都需要努力磨掉自己的邊角才能fit in」
「當你發現自己不再想要磨掉某些部分,不代表公司或你是好是壞,或許只是目前我們的形狀剛好不適合你。」 那天我不知道接下來要靠什麼賺錢,但踏出公司後望向天空跟上帝說謝謝。如果沒有這個經歷,我無法體驗到職場裡可以這麼有話直說;如果不是這個經歷,我不會意識到職缺不僅是能力與否的問題。